查看原文
其他

孙萍丨平台经济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劳动尊严?

孙萍 信睿周报 2023-02-02
 

文 _ 孙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对于站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和按需劳动盛行的十字路口的我们来说,《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下文简称《销声匿迹》)这本书的到来恰逢其时。该书由人类学家玛丽 · L. 格雷(Mary L. Gray)和计算机科学家西达尔特 · 苏里(Siddharth Suri)一起完成,阐释了一个当下正在发生,却又被大多数人忽视的议题:隐藏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背后的广大数字劳动者。两位作者将这一人群从事的业务称为“幽灵工作”(ghost work)。


销声匿迹

[美] 玛丽· L.格雷, 西达尔特·苏里 / 著

左安浦 /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什么是幽灵工作?

 

它是指利用线上接入程序远程完成数字化分包任务的零工劳动。这种劳动也被称为“按需劳动”,它一般隐藏在互联网和自动化的背后,涉及一些辅助性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说得更具体一些,幽灵工作包含了如图片识别、网页标注、字幕添加、数据整理、内容审核等非常多样、具象的线上工作。这些工作需要很强的灵活性和反馈性,因而往往是人工智能无法单独完成的,所以幽灵工作者就成了数字经济背后隐秘的英雄。也正是依靠全球千千万万的幽灵工作者,我们的互联网经济才得以蓬勃发展。但是,幽灵工作本身存在很多矛盾之处:一方面,正如书名“销声匿迹”所示,幽灵工作是一种去人性化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人的情感性和算法的纯理性会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平台技术所裹挟的资本特性也使得很多幽灵工作者的劳动无法得到重视和认可,使幽灵工作变得十分不稳定,劳动者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

 

可以说,这本书触及了平台资本主义时代下几个重要的议题:技术与人、资本与劳动、协作与信任、发展与变革。本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带领大家“速读”,了解《销声匿迹》的主要内容;二是就其中重要、有趣的议题进行讨论。



全书分为三部分——“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有挑战性的工作”“对抗机器人”, 并由八个章节组成。作者行文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首先介绍了幽灵工作存在和组织的逻辑,然后分析和展示了从事这份工作的挑战性和重重困难,最后,作者跳出技术控制的框架,看到了人如何通过协作和信任来使幽灵工作变得更有趣和更有保障性。

 

在引言部分,作者主要阐释了幽灵工作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人工智能远未成熟,需要人类的协助与指导。随后,在第一章“环路中的人类”中,作者阐释了劳动者如何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等按需平台接入线上工作,并开始成为机器自动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劳动力。为什么按需平台会风靡全球?因为这种线上接入的方式能让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缩减,“按需幽灵工作平台视自己为中立方,辩称他们只是软件,充当中间人,管理着经济学家所谓的‘双边市场’”。第二章“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简史”主要讲述了按需工人出现的历史,以及政治、法律、经济组织、劳动代言人、社会规范如何共同塑造了专业性工作和非专业性工作之间的分歧。其中特别提到了美国1938年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和1947年通过的《劳资关系法》,这两项法律对劳动关系的标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但也使得合同工作被排除在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外。

 

第三章“算法的残酷与幽灵工作的隐藏成本”阐释了软件算法的“不通人性”,以及劳动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搜索、寻找、锁定支付及时且工作流程明确的工作。第四章“努力工作(不只)为钱”尝试分析从事幽灵工作的人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作者发现,虽然获得工资以维持生活是大部分幽灵工作者的首要选择,但也有一些工人表示,幽灵工作会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技能,以在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对于幽灵工作,作者并没有采取“一棒子打死”的论述原则,而是阐释了幽灵工作如何助力女性(尤其是婚后女性)获得工作价值。尽管幽灵工作也存在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性别差异化明显等问题,但对历史上被边缘化的族群、女性和残疾人来说,按需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数字技能普及、身份认同、家庭尊重和经济独立的可能。

 

第五章“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主要讲述,尽管幽灵工作者大多数时间都隐藏在幕后,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协作,并通过协作建立了沟通网络,以此减少了交易成本;同时,虚拟的“茶水间”也为工人构想集体行动提供了新的可能。第六章“双重底线”提出了幽灵工作在业务设计上的一种新的可能——企业同时把追求利润和保护按需劳动者的权益作为业务设计的底线。作者以CloudFacotry、LeadGenius、Amara等支持双重底线的公司为例,阐释了企业如何重视和关注幽灵劳动者。结论章节“接下来的任务”旨在倡导推进关于幽灵工作社会性的改革,作者提出了建立按需茶水间、共享工作区、快闪团队等10项改革方案来推进按需工作者的权益保障。



笔者认为,《销声匿迹》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聚焦灯对准了技术发展史上那些被忽视的“人”。

 

正如这本书所揭示的那样,历史上很多有着卓越声誉的项目实际上都是其背后无数幽灵劳动者努力工作的结果,这些劳动者包括航空实验室的计算员、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计算员、二战期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女程序员等。她们为人类的科技壮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未能得到历史的承认。当今世界千千万万的按需劳动者,也正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通过大量的一线调研数据,两位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在走向自动化的过程中,人工辅助是如何重要,却又如何未能得到重视。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指代个体参与者,也勾连了阶层、教育、种族、国别、性别等多种社会结构。《销声匿迹》所描绘的幽灵劳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美国ADP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间,全球1/3的人口将从事数字零工劳动。而在中国,未来五年内,灵活就业人员将达到2亿。这意味着,我们周边每7至8人中,就会有一位从事数字灵活劳动。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通用计算机Eniac的计算机操作员,图片来自Getty Images@Corbis


幽灵劳动准确地概述了当下平台资本主义发展暴露的一些问题。例如,平台在其中充当了“中介人”的作用,只需将需要找人的企业和需要工作的工人匹配在一起,却不承担工人的权益保护等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慢慢地将自己合法化为“规则的制定者”,囿于资本的逻辑,平台更关注消费者、顾客的权益,忽略劳动者的诉求。因此,很多幽灵劳动者遇到了被无故封号、投诉无门、难以追回工资等问题。作者还阐释了个体幽灵工作者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并将其称为“隐藏的疼痛量表”。这些“隐藏的疼痛”是平台将本该由自己承担的交易成本转嫁给了按需劳动者所致。比如,在寻找合适的工作过程中,按需劳动者常常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他们会被骗、孤立无援、缺乏指导,甚至在遇到技术故障或者时间紧张等问题时,还会因为被视为渎职而无法得到报酬。

 

被忽视的“人”成了这本书论述的焦点。在劳动形式日益灵活化的趋势下,我们也看到个体变得更依赖组织。同时,幽灵工作描述的也是跨国的线上劳动,那些身在美国和印度、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者——他们往往独自一人,靠一台笔记本和一条网线将自己的劳动全然依附于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甚至无从知晓其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平台。平台系统的庞大和个体的微弱无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幽灵劳动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和自动化阶段而产生,它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这种劳动的界定的模糊化。在历史中,它是一种含糊不清的按需劳动类型,在当下诸多国家的法律条文中仍无法寻得一席之地。换言之,幽灵劳动是一种处于灰色地带的劳动形态,因此,对幽灵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十分困难。

 

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同时,法律对按需劳动的界定也为按需劳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按需劳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制时期的强迫劳动,后续发展成流水线上的计件工作。工业革命时期,妇女和儿童是从事按需劳动的重要人群。通过回顾美国法律史,《销声匿迹》的作者进一步阐释了幽灵劳动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实则与两部重要的法律相关。

 

一部是1935年出台的《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它是美国第一部保障工人成立工会、集体谈判和为争取更好工作条件而罢工的权利的联邦立法,它的出现为工人争取后续的权益保障提供了重要基础。另外一部则是1938年通过的《公平劳动标准法》,其发明了“周末”概念,强制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40小时,并保证最低工资,同时确保了工人的加班费。同时,后者还对“什么符合劳动关系”做了明确说明(即“有形的工作场所、40小时轮班工作,以及雇主与忠诚雇员之间可能长达50年的关系”)。此后,1947年,共和党主导的国会通过了《劳资关系法》,对全职工作和独立合同工作做了更明确、严格的分类。至此,合同工(包括后续的按需劳动者)被排除在法律保障的范围之外。

 

目前,全球的灵活劳动都面临着法律保障没有及时跟进的难题。在中国,针对这一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八个部门于2021年7月共同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写作《意见》),这被看作是保障互联网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的一个探索性的重要章程。《意见》将灵活用工的劳动关系情形分为三种: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以及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等的。《意见》还指出,平台应该承担公平就业、最低工资和收入保障(正常劳动)、休息和劳动定额、劳动安全卫生等相应责任。

 

未来,有效地对灵活用工群体进行责任划归,并在具体、细分的场景下对劳动关系实现更加精准的界定,将是促使幽灵工作变为“合法工作”的重要基础。



这本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技术的场景化反思和批判性重构。在作者与幽灵工作者的访谈中,可以感受到技术的“残酷”。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是在印度海得拉巴工作的瑞亚兹,他在Mturk(Amazon Mechanical Turk,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开发的一个众包平台)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并组建了一个10人的“天才团队”,组织老家的亲戚朋友一起工作。两年后,正值团队蓬勃发展之际,“天才团队”成员的账户却一个接一个地被冻结。但令人无奈的是,瑞亚兹只收到了一封反馈模糊的邮件,他的账户和工资被锁,他不知道如何投诉,也不知道该如何追回被拖欠的收入。


《销声匿迹》的作者指出,幽灵工作中的API的设计逻辑带有鲜明的独裁性——“请求者决定每个任务的报酬,工人要么接受,要么去找其他任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以看到,在幽灵工作中,工人正在把人性和意义投入其中,但是他们面临了太多残酷的算法和技术。遗憾的是,在当下平台技术的设计中,这种意义建构和理性建构的冲突多数是以人服从技术作为收场的。正如书中所言,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未来始终存在着“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人工智能技术还远未成熟。技术既非铁板一块,也非自带完美光环的存在。相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都需要人工的持续辅助、指导和矫正。而随着机器解决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人类也将继续发展那些需要人力来补足和协助机器的工作和角色。因此,将自动化和人类劳动一分为二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幽灵工作将继续存在。

 

技术的设计能否更加人性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否朝着“向善”的方向走?面对被商业化“加持”的算法,我们能否在利益的天平上多照顾到个体劳动者?自动化时代,人的主体性是否还在?《销声匿迹》试图通过对一线劳动者的大量访谈和调研来回答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平台技术的设计需要考虑劳动者的需求,也需要做好技术成本的预算,而不只是把技术使用、研发的成本转嫁给劳动者。

 


在平台化迅速在全球普及之际,当务之急是让平台承担起本该承担的责任。平台在幽灵工作中的责任亟待划分。《销声匿迹》的作者非常鲜明地指出,当下平台仅仅将自己视为中立方,辩称自己只是软件,充当中间人,管理着经济学家所谓的“双边市场”。这样做似乎不妥,因为“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但随着新的按需系统出现,这种成本似乎正在消失。平台可以与请求者、工人保持距离,从而逃避正式雇主的法律责任”。

 

幽灵工作不是一份临时工作,它需要变得可持续、可建设。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关系:一是如何处理好技术与个人的关系,二是如何在体制机制层面做好兜底保障。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技术并没有消除市场对临时劳动力的需求。正如作者所言,“人类带来了CPU所没有的东西,即独创性和新颖性”,这也意味着,幽灵工作在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无法被取代,反而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作者在绘制幽灵工作者的劳动图谱时还发现,幽灵劳动者的组成遵循帕累托法则。这一法则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 · 帕累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指代资源掌控的“幂律分布”法则,即80%的资源集中在20%的人手中。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幽灵工作,即由20%的核心工人完成大部分的工作。这也意味着,保障好核心工作人群的权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幽灵工作的发展迅速而隐秘,正如书中所言,“它正在颠覆人们一个世纪以来,把全职长期就业当作文化中不言而喻的共识和中产阶级生活的稳定基石的努力”。当越来越多的人的工作变得不稳定时,我们需要看到技术、人、平台、社会如何基于平等和信任,重新搭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劳动之路。


十定律

(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 著

赫哲 / 编译

金城出版社 2013


对于平台经济下的按需劳动,既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批判层面。而《销声匿迹》的两位作者则超越了这一层面,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能性和建设性意见,并称之为“建设中的幽灵工作”。其中的启发性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协作、设立按需茶水间、企业提供共享工作区、启动快闪团队(基于项目的临时效率团队)、帮助工人丰富简历和声誉、建立对工人的共情、为幽灵工作供应链建立问责制、适用于公众的就业分类、工会与平台合作社、未来工人的安全保障。这些建议中肯且具有实操性,将对平台共益性的发展具有切实贡献。

 

站在技术变革的十字路口,《销声匿迹》以一种理性的姿态向我们阐释了一个“人”“技”共生的世界如何有必要,以及如何可能。作者从跨学科的视角梳理了数据材料,逻辑清晰、切中肯綮。唯一的不足之处,可能是文章结构的重新组合导致一些完整的故事被切割成细分的片段,在呈现的过程中失去了立体感和整体感,但并不影响这本书成为阐释数字劳动领域的重要著作。也希望对这一领域感兴趣的同仁能拿来读一读。


原载于《信睿周报》第62期,原标题为“我们需要怎样的劳动尊严?谈《销声匿迹》”,题图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后台留言或邮件获得内容授权




读者福利




《信睿周报》第62期已在天猫、京东中信旗舰店上线



   

《信睿周报》

只 为 思 想 者 服 务


长按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